close

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?系列之十一~二十六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?系列之十一金剛經教我們看破放下,就是菩提覺悟心;無量壽經教我們依正莊嚴真實利益,乘彌陀大願法船,一心念佛,發願求生淨土,就是菩提心的落實。看破什麼?就是明白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;就是過去心、現在心、未來心皆不可得,一切既不可得,那又有什麼好貪愛執取的呢?把我看淡了,把名利是非放下了,提起清淨佛號,就清涼自在啊!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?系列之十二金剛經之總綱領,就是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。應無所住就是一切不執著,因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,當體皆空,了不可得;而生其心就是應生行善、念佛之心,一切雖假有,然因果不空,行善自感善果,但仍應無所住。如此空有兩邊皆不執,才是福慧雙成。然念佛更是金剛經之究竟落實,因念即無念不著有;無念即念不著空,圓滿無上般若。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?系列之十三空性是慧,悲心是福;悲智雙運,福慧圓滿。對自己要用空性,一切不染著。離是非,遠名利,毀譽不動心,如如自在;對他人要用悲心,即用有,即布施。悲者拔其苦,救其危,令眾生離苦厄;深明因果,不壞相有;用即無用,自性本空;朗朗覺明,理事圓融;且看那萬事萬物,一切法從心想生;更叫您憶佛念佛,佛心悲智,怎不感恩!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?系列之十四佛說無量法門,為的是利益不同根性根機之眾生,方法雖不同,目的是一致,都是教修定。定是修學之總樞紐,定是清淨心,到一定的程度,就能證得真實智慧。因此佛制戒,並非要加苦於我們,而是幫助我們得定,戒定才是正常的享受。而我們習慣的貪瞋癡是不正常的受用,卻習以為常的造作,而輪迴惡道苦。然念佛是一切正定受之王。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?系列之十五無量法門,歸納就是覺正淨。雖說三,實是三而一,一而三,無論那一門入,都能進入室內以證得。禪宗以覺,教下以正,淨密宗以淨,方法不同,一個證到,三個都得到。所以佛說:法門平等,無有高下。但理上雖平等,然事上卻有差別。一切法門靠自力,如自游渡台海,危且難;唯一念佛淨土,專仗佛願力,搭佛法船渡海,安且易也。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?系列之十六一切法門須靠自力,方能成就了脫生死。如自力游泳渡台灣海峽,甚難甚危,難得一人成功。再說難者,如欲登色界天,最低要有初禪定之功夫,此天仍未出六道,其功夫就須伏住財色名食睡之念頭,自己試試,真難!想想,我們連食的念頭都伏不住,如何出離生死?佛知末法眾生根器,只指引勸信願念佛一法,十方諸佛共證宣說,要信!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?系列之十七念佛一法為帶業往生,不須斷惑見真,只具信願持名念佛,即能乘佛大悲願力,一生成辦了脫生死,如此殊勝利益,一時無上之教法,非善根、福德、因緣具足者誠難信啊!天底下那有這麼便宜事啊!您不信是正常的,您信了那才奇怪,那才不得了!不得了的是您成佛機緣成熟,不得了的是您善根發現,如重逢彌陀慈父懷抱,溫暖溫暖!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?系列之十八持名念佛,直接了當;即念念佛,即念成佛;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。至頓至圓,至簡至易;行住坐臥,不離方便;其親其切,毫不造作;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;九界有情,唯此一法。即事即理,即禪即密,無不圓滿;不分智愚,三根普被;一句彌陀,無上般若;一句清淨,金剛不壞。但直念去,莫改它途;蓮池金題,十方震動,諸佛歡喜!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?系列之十九阿彌陀佛名號是心性的極致,誠難思難議,非我們所能究竟明白的,唯信佛語不虛,老實念去,自得心開。但老實二字易說,卻難見一人老實,這也是我們修行不得力之主因。那什麼是老實念佛呢?老實就是一心一意,口裡心裡只此念佛,不換題目他途,無他人是非想,無自私自利想,好也阿彌陀佛,不好也阿彌陀佛,見人都是阿彌陀佛!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?系列之二十學佛就是學佛之心量。佛心為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;而念佛就是把心量念大,心量大了,福慧就大了!然世人之所以有煩惱,就是把我看重了,把我看真了,把心量縮小了,怎麼會快樂自在呢?若往深遠的虛空望去,人如蟻之小,有什麼好計較;向無盡的銀河探索,人如蒼蠅之無知,有什麼好自以為是!佛是盡知虛空,佛言要虛心信受啊!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?系列之二十一佛心難明,佛慈難了。若真明了,無不痛哭流涕,感懷佛恩。誠如我們障深慧淺、造罪深重、五逆十惡之凡夫,何其幸遇此淨土念佛一法,專仗佛恩願力,不須斷惑破障,即能盡此一生帶業往生,了脫生死輪迴。若無此緣,流轉三途惡道,常作客鄉,死生苦痛,了無出離之期。佛恩難報,佛德難償,唯依教奉行,信願念佛生西,不負佛恩!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?系列之二十二我們學佛人常說:念佛是最大的懺悔。一切法門經咒懺悔不能懺除罪障者,最後只有念佛一法,悉皆可懺除。然其理論因素要明白,才能真正得利益。其因一,一至心稱名,即念成佛,則與佛心之清淨、平等、正覺相應,自能懺除亦是空性之罪障;其因二,一念之間,念念菩提心,就能轉凡成聖,以因地心契果地覺,稱佛功德,不可思議!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?系列之二十三華嚴云: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。我們的自性與佛無二,凡聖不增不減,只因烏雲之貪瞋癡,遮住了如太陽之自性光明,然其光沒有消失!只要一念清淨光明,即如千年暗室遇燈,自可破暗出明;又如一室久臭,只須點一檀香,自可普香其室。念佛如燈香,信念則光薰,不怕久劫罪過,人人皆可乘佛願生西!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?系列之二十四孝,德之本也。然孝之力行,有其差別。為人子服勞奉養父母以安之,孝也;立身行道以顯之,大孝也;勸以念佛,必得生淨土,大孝之大孝也!為何?若不勸父母念佛求生,父母將來墮在何趣,長劫輪迴生死,將問心難安!若自己不念佛生西,無量劫來,父母眷屬,皆在六道受苦,而不能普度,怎忍其苦?因此念佛成佛,才是至善至孝!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?系列之二十五念一句阿彌陀佛名號,即是自性全體起用。一切眾生不分凡聖,皆有同體,皆是一如。阿彌陀佛即是諸佛名,而諸佛名雖殊,體皆一如阿彌陀佛。體一阿彌陀佛,萬別為諸佛名。阿彌陀佛之大願最殊勝之處,即是全攝一切眾生,不分地獄、畜牲、餓鬼等眾生,只要信自亦有全體自性,一念自性德號,性光除暗無明,圓覺入圓海,同體大悲。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?系列之二十六生命呼吸間,無常常相隨,苦苦常相逼,應當及時醒,莫在夢裡追。睡時夢是假,醒時亦是夢;夢中喜或悲,知假且隨去;醒中順或逆,認真苦相隨。人來是空空,去時何帶走,且叫心裡休,莫為假有傷,莫要假有勤,心休貪瞋癡,放下我執情。人生夢一場,不過來酬業,隨緣消舊業,債還心輕鬆。時時憶彌陀,彌陀自性真,極樂真家鄉! 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MKQPzWyUFRl6QpW_62snvWA-/article?mid=3007&prev=3029&next=2984&l=f&fid=67(系列1~10) 說明:1.文字來源 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puremind-pureland/archive? l=f&id=30&page=4 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! .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b21248 的頭像
    bb21248

    花店

    bb2124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